其实我想了差不多一整天:要不要写这么一篇?为什么不直入主题呢?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。但最终还是决定要做一些交代,这样我写得放心,你知道了这些背景,也可以读得放心——或者,很快就明白“这不是我的菜”,这个系列也就不追了。
首先第一点,我必须告诉大家,我为什么要写这个系列:当然是为了推广一起帮!这话说完,我整个人都轻松了,免得我心里一直有负担,或者之后得绞尽脑汁的想找个地方插个软广……但我不觉得我是在干坏事,我真心觉得“一起帮”有价值,尤其是对于初学者而言。至于怎么个有价值法,网址已经给你了,你可以自己去看,以后有机会我也会讲。
好,如果你能接受这一点的话,我接着介绍一下我自己,供你参考一下,我说的话值不值得参考。
我现在还远算不上成功。
简单的说:
完整的过程可以参考你是如何转行的?或者《折腾》,非常长,但就靠着这个我积累了最初的粉丝;粉丝里想转行做程序员的超级多,所以我专门先写了有关入行程序员的这一部分。关于故事的真实性,我只能说:都是回忆,可能有差错;为了叙事方便或者艺术性,或者有剪辑糅合,但我没法编这么长这么逼真一个故事。
然而,对于《编程那些事》这个系列的读者而言,最关心的应该是我的编程技能开发技术。
我不想用什么文凭证书、公司title来旁证,懂的人都知道,太假。比较“硬”的,我有两个东西:
一起帮是我一个人从头到尾开发的,全程直播并且有录像。截止到目前为止,596个文件51.4GB的磁盘空间,录制时长600个小时以上吧。当然,这个体量,看起来肯定有点头大,我以后稍稍有空,会整理一个文字版的目录精论什么的……
此外,我在博客园的技术博客。除去一些灌水的文章,主要是架构之路系列。因为各种原因吧,只写了总论,分论看的人少了,就停了。这个系列博客也被csdn转载,小火了一把。
估计对初学者来说,还是抽象了点。好人做到底,如果你愿意相信的话,我自己给自己画个像:
实战派。讲究的是“是骡子是马,拉出来遛一遛”,不玩“虚”的。首先,这和我的目标有关,从入行程序员的第一天,我的目标就是:能独立开发一个健壮、安全、高效的web项目。我的所有知识,基本上就围绕这一目标而展开。其次,我自己做个律师,创业也算半个销售,包装耍酷,用大词唬人,“耍嘴皮子”那一套,腻了。
工程派。这对应的就是“学术派”,或者“科研派”。注意这里的“学术派”“科研派”是真有本事的,那种嘴上牛逼哄哄手里功夫全没的一边凉快去。所谓工程派,是指我的着重点在于利用现有的框架技术等,直接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;而学术派,就刚好相反,他们的目的是从根子上解决问题,通过发现或者总结出规律,指导所有上层生产设计。
以汽车发动机为例,工程师了解发动机,只是为了设计组装汽车,他会选发动机配发动机,但不会自己去琢磨发动机的材质造型力学原理,这就是工程派。工程派不做的事,就是学术派做的,他们可能会做各种实验,记录整理数据,建模分析等等,力求得到一个可以指导所有发动机生产的规律方案之类的。
管理派。应该和我的创业经历有关,我在入门程序员之后,一直琢磨着的是怎么做管理。博客园架构之路,最初的目的也是探讨系统架构和项目管理。软件工程也是一种工程,从管理的角度上看,和装饰工程区别并不大。和普通的开发人员,甚至一些科班出生程序员一直做上来的项目管理人员不同,我更喜欢从人、从人性的角度,从钱、从成本的角度,而不仅仅是从技术本身,思考项目管理中的问题。
自卖自夸就到此为止吧。其实这都算不上自夸——有一些同学都不认为这是优势,是歪门邪道。随他了,这就像剑宗气宗一样,争不出个结果。反正,能把一起帮做出来,跑起来,大流量大负荷甚至以后的各种网络攻击下安然无恙的运作,我就心满意足了。
说到这里,要检验一起帮的性能安全,还得靠大家帮忙,举手之劳,分享一下吧!尤其是邀请朋友注册,你和你朋友,系统都会奖励时间币的。
。◕◡◕。)ノ万分感谢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本系列目录:编程那些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多快好省!前端后端,线上线下,名师精讲
更多了解 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