+++++++++++++++++++
2017年10月26日更新:
+++++++++++++++++++
课程已经开始,决定所有课程全部免费。
直播间:http://live.bilibili.com/1882782(直播时间QQ群(见文末)通知,通常上午9:00开始)
录播地址:
哔哩哔哩:https://space.bilibili.com/55410301#!/ (推荐:高清)
百度网盘:http://pan.baidu.com/s/1pLeFAm3 (包含PPT和课程目录)
优酷播单:http://list.youku.com/albumlist/show/id_51269112
此外,根据每天的讲课情况,开通了讲课这些天系列,聊聊开发这些事。
你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:我们一起帮 予以关注。
+++++++++++++++++++
人之患,在好为人师。
我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,大概是从我写《架构之路》的系列博客开始吧?心里就应该有了这么一种冲动,想吧自己的一些所思所得,和大家一起分享。
估计这是人类一种与生俱来的的冲动吧?自我表达和展示、希望获得认同和赞扬,不然为什么github上那么多开源项目,Stack Overflow上面热火朝天,都是些无私分享的人啊!
但无偿的东西,无私的奉献,质量和数量都不能要求太高,O(∩_∩)O~
不说别人,就我自己,《架构之路》半途而废,改成直播;直播还行,反正自己噼里啪啦的写代码,但看的同学跟不上,也是虎头蛇尾;中途曾经弄了个《零基础课程》,但我自己都觉得讲得太“粗糙”,慢慢的没人听,也就不了了之……
所以当时我就有了一个想法:哪怕是免费的东西,你也得做得比收费的还好,才会有口碑,才会有效果!
但这其实是非常难的。
就像毛主席说的,“人这一辈子,做一件好事不难,难的是做一辈子的好事”。况且,这还不是业余时间做好事,我现在是想把这事当做一个事业来做的。
熟悉我的同学都知道,我从毕业到现在十几年一直在折腾,做律师,搞装修,一直到学编程做IT,但其实最开始最开始,我的第一份工作,是做英语老师。
现在想来,那居然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快乐的日子!
有时候你会觉得人生是一个又一个的循环。
你就会觉得冥冥之中有那么一种力量,牵引着你,把你带到你觉得真正舒服的地方。当然,前提是你要真正的:follow your heart。写了《折腾》之后,一直有同学问我各种职业、人生选择方面的问题。但这些问题,其实我回答不了,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,“鞋子合不合脚,只有自己最清楚”。很多时候,我们的痛苦,是因为我们“削足适履”,用自己的脚,去合别人的鞋子。
我见过很多人,在旁人眼里“成功”的人,但我知道他们并不快乐:娶(嫁)了自己不想娶(嫁)的人,干着自己不想干的活,每天一睁开眼睛,就是“愁”。我也过过这种日子,一个词概括:生不如死。
“四十不惑”,到我这个年龄,也该活明白了。我觉得活明白,第一件事,就是要弄明白:你想干什么,干什么事,能让你快乐,能让你满足,能让你有一种成就感!
就我自己而言,编程能让我快乐,不然,以我的定性,也不可能一做就是十年——其实,从小我就喜欢;另外一件让我快乐的事,就是分享,说白了,我就是个话唠。只不过,我不喜欢说“闲话”,我会比较深入的想一些事,然后找个机会再把他们表达出来。算不算是我的一个“天赋”?
所以,做个老师,其实蛮不错的?
当然,还需要磨练。有这方面的潜质是一回事,把这种潜质转化成实实在在的能力又是另一回事。但无论如何,首先,得去做!
也不能我一个人做。其实我试过,做《零基础课程》就是一次尝试,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:没有反馈。这是最让人郁闷的一件事。我一个姐夫是老师,他说他最怕的就是“试课”,那种下面没有学生就自己一个人讲的课。当时我觉得好笑,现在我才知道这一点都不好笑,而是让人想哭。
所以我想过,要不搞“线下”吧?传统模式,face to face,沟通交流方便得多……但这不是逆历史潮流而动么?话说,这费用不是一般的高,关键是钱花得冤枉啊!我在网上试听了几节别人的课程,感觉他们的氛围还可以,也有互动啊——所以,可能是我之前没有弄对路。
我想了很久,重新捋了一遍思路,决定这样试一试:
总之,我们以项目开发为导向,从一开始,就要求同学们有一个自己的项目,然后组队完成。所谓组队,就是一个人负责需求发布,一个人负责代码实现,一个人负责验收,就像真实的开发环境一样,而不是我们目前普遍采用的自己的项目自己做,从需求到实现,一个人眉毛胡子一把抓,从头到尾一个人实现。理想的情况应该是:张三有了一个good idea,比如项目“一起帮”,但张三自己不要写代码,他只能写需求,然后让李四拿着这个需求进行开发;最好李四自己也不写代码,他把任务分配下去,让王五写前端,赵六写后台……只要这样一拆,很多问题就会暴露出来,比自己一个人写要麻烦得多!但这个过程,在真实的项目开发过程中,就是必然的必须的。
我们不能跳过这个过程……其实,现在很多用人单位,要求“工作经验”,没有工作经验的新人和有工作经验的老人,差的是什么?除了技术的熟练度,就是这么一个过程。新人缺乏一个团队开发的“磨合”过程,进入团队之后,老是“扯后腿”。
这样做还有几个额外的好处:
以上,是一些粗浅的想法,欢迎各位同学的各种意见建议!直接留言可以,想参与这个课程加QQ群也可以:
群名称:一起帮20170915
群 号:141682589
多快好省!前端后端,线上线下,名师精讲
更多了解 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