键盘敲烂,月薪过万作业不做,等于没学
当前系列: 一锅大杂烩 修改讲义

一转眼就又到了开学季,这个夏天过得有点奇怪,细想起来少了点什么?

哦!就是高考之后的喧嚣了。

一是周围亲戚朋友的小孩要么早已考上了大学,要么离大学还早得很(计划生育的威力显露无疑);二是也没见媒体反复的报道了,好像是教育部下通知,严令禁止炒作高考状元?但就算是炒,我估计也很难再现我们当年的盛况了。

我上大学的时候是98年,我觉得我有幸站在了一个时间节点上。这一年,两件事,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:

  1. 大学扩招。这个应该不用解释吧?另外一种说法,叫做“高等教育产业化”。
  2. 双向选择。这个可能00后甚至95后都不太清楚了,稍微解释一下:在此之前,大学生毕业是不用自己“找”工作的,工作都是由国家分配,你觉得爽不爽?
现在回头来看,这一进一出,在之后的20年里,终于深刻的改变了社会对于“大学生”的印象。


首先我们来看大学扩招,这里有一份1977-2014历年全国高考人数和录取率统计

可以看到,98年的时候,大学的录取率才34%:

而到了2014年,就到达了74.3%:

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?录取率翻了一倍还多

如果你对数字没有概念的话,我给你描绘一下这个场景:

假设100个有高中学历以上的人和你竞争一个岗位,你手里有一纸大学文凭,哪怕是最差最差的那种,

  • 在2002年的时候,你后面还有64个人连大学文凭都没有呢!
  • 而在2018年,艹,没文凭的只有25个了。而你前面,还站着73个人。

如果更狠一点的计算,你以为是排在你后面的25个人:

  • 有的是拼爹出国了(我估算了一下,应该有2个),
  • 有的人不需要和你争,因为他们的工作不需要上大学,大学也没这门课程,比如厨师美容啥的,
  • 还有,就算是大学开设的课程,人家也可以上培训班学,和你比较来,学制短工龄长(比如现在红红火火的IT培训)

好了,你说,你这大学文凭还有什么用?不就是一张纸么。

你说这是最差最差的大学啊,好一点的呢?你自己去比啦,反正2014年的时候,如果你的高考成绩排位刚好34%,你就相当于1998年的时候你勉强能考上一所最差最差的学校。

不管怎么说,“物以稀为贵”,现在的大学生,真的真的不稀罕啦!


再说说这个“双向选择”。

双向选择,使得大学,不,准确的说是大学生们,不得不变得“功利化”(有些人说“庸俗化”,我不赞同,我这里的“功利化”是中性词)。

在工作是“国家包分配”的计划经济时代,只要考上大学,那就是当之无愧的“天之骄子”,尤其是对于很多农村家庭子女而言,从此以后,有了城镇户口,不用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土里刨食,那是绝对意义上的“鲤鱼跳龙门”,改变个人甚至家庭的命运了。98年其实还好,要是再倒回去10年,考上大学那就和“范进中举”也没啥两样了。“朝为田舍郎,暮登天子堂。”一纸录取通知书,就是一步登天。

但这种模式肯定是无法持续的,经济体制改革已经20年了:一方面国企大面积破产下岗,哪里还有你大学毕业生的位置?另一方面,私企招不到大学生。怎么招?给政府打报告?请求政府给我分配一个大学生过来?就算能给你分配一个过来,合适不合适?……

所以必须改革,说得好听,大学生和用人单位“双向选择”,实际上就是大学生“自谋职业”啦:就业的压力,从此就沉甸甸地压在了“象牙塔”里的大学生身上了。

务实的大学生,不再风花雪月,也不再指点江山,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”成为笑柄,“独立之精神自由之人格”是什么鬼?大家看到的是学长学姐们抱着简历四处求职,打听的是谁谁谁什么单位谁谁谁多少工资。为了增加就业的砝码,考四级考计算机考普通话等级……各种证书,有用没用的,只要有时间有精力都要去考!

其实这个时候,大家潜意识里已经明白,只是不愿意承认:大学文凭已经越来越没用了。要不然,有个文凭就OK了,干嘛要这么多证书?大学里难道没有英语课程没有计算机课程?!

我常常被人误解为鼓噪“读书无用论”(这里:最后一次辩解),但你承认不承认:不说读书,就说文凭,越来越多的大学文凭,是不是正变得越来越没有用处?


很多人把大学教育的失败——是的,就是失败!国贸专业毕业了不知道信用证长啥样;法学专业毕业了还要去参加司法资格考试培训;计算机专业毕业了还要自己掏钱去培训机构学Java学前端……如果这都不叫失败,我真不知道什么叫失败了。很多人把这失败归结于前面所说的“高校扩招”和“双向选择”,我不这么认为。

让更多的人享受到高等教育的资源,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;而双向选择是市场经济的必然。如果说学校包分配,毕业了给你打回原籍,你一辈子都只能在老家那个破破烂烂的企业里待着,想来你更不愿意。而且,这种分配体制,带来了非常大的权力寻租空间,滋生了大量的腐败……弊端一堆一堆的,都懒得说了。

实际上,不是“双向选择”造成了大学教育的失败,而是大学教育本来就相当失败,现在终于被无情的戳破,露出里面的脓疮而已!


真不知道现在的大学在干嘛!

学生的就业是没人关心的。就业率反正靠造假靠糊弄。最多负责任的老师劝劝学生“先就业再择业”“不要眼高手低”……但我特么已经没要求了,管饭就行,我也找不到工作啊!

好吧,找工作的事我自己扛。我交了学费,上课你稍稍用点心吧?几十年前的老教材了,封面都掉了找不到的那种,你还只能照本宣科的念?难道你觉得我不识字?当然,不是每个老师都不负责任,而是没有一个让负责任的老师受到激励,让不负责任的老师受到惩罚的机制!这你就只能拼人品了。教学质量什么的,学校不care的。职称评定什么的,你看看,有教学质量的要求么?就算有,靠谱么?让学生给老师的教学质量打分,哈哈,不点名不挂科的老师就是好老师。

学术那一块,看新闻报道,什么农民工磨出了上亿科研经费的“汉芯”,刑法学泰斗赵秉志因“生活作风问题”被免职,107篇中国医学论文造假被国际期刊撤下……算了,不在这个圈子里,就不评价了。


我只是真心可怜这些孩子们。

四年的青春,父母含辛茹苦的血汗钱,换轻飘飘的一纸毕业证。

我一个亲戚家的孩子吧,读书不行。我觉得她是真努力了,但读书这事是要讲天赋的。好几年前了,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填志愿,征询我的意见。我觉得我的意思传达得非常非常清晰:这个成绩就不要去读那种三流大学了,而且还是专科,这种学校这种文凭有什么用?!而且我觉得她也完全理解了我的意思。但她还是非常执着的坚信:大学文凭还是有用的,有文凭总比没文凭好!当时我被她的这个逻辑,尤其是她的那种坚定给镇住了,所以虽然觉得有问题,但一时间也找不到说辞。就这样,她千里迢迢的从重庆到江西,读一个计算机专业的专科。给我讲的那些事情啊,哭笑不得。年级老师要求他们再交钱报学校的另外一门什么狗屁课程,学费比大学统招的学费还贵!专业老师居然在课堂上公开的讲:“我讲的这些没用,你们要想找工作,还是要去外面上个培训班……”家里条件又不是很好,支付大学费用就有点吃力,还要额外的开销,征询我意见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讲。

这孩子算是努力的,在那种环境下,还过了英语四级。然并卵,计算机一窍不通,我经常举的例子“到图书馆学C语言”,一学期下来,他们班上就一个人能上机写点程序出来。到毕业的时候,也就这一个人能找到一份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工作!而她呢,回重庆,一家健身房做销售。

这时候我才醒悟过来,“大学文凭还是有用的,有文凭总比没文凭好!”这句话的问题在哪。

代价!代价!代价啊!

大学文凭又不是什么三灾两难,当然是“有总比没有好”,但你要算一算你为了它所付出的代价,值不值啊?同学。青春、学费,还有你的机会成本,你算过没有?


我《从包工头到程序猿》里写的张涣琦,除了名字是假的,其他所有事情都是真的。她还早很多年,大概是08年,本来也能上个一般或者差一点的大学。但人家舅舅,政法大学的教授,有眼光啊,当然说话也有分量(我劝不了亲戚家小孩估计就是人微言轻的原因了,呵呵,直接让她上培训班,当然她也争气,现在人家在上海,不比什么大学生差呀!


我有同学,留校做教务,也有同学,留校做了教授。和他们聊天,共同的感受,中国的大学教育,问题肯定是有非常大的问题。但解决办法呢?没有办法!


有一次谁突发灵感:“为什么要解决(这些问题)呢?我们一样的招生,家长一样的缴费,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是他们自己的事情,也没谁来找我们退学费,是吧?解决了这些问题,对我们老师,对我们学校又有什么好处呢?”

我们一听,真的是绝了!

存在即合理啊。

是哪个家长,也曾经给我说过,“十八九岁的孩子,不读书,干啥去呢?而且他还收到了《录取通知书》,你说我们不让孩子去,他不怪我们一辈子啊?”

十八九岁的孩子,当然是想去读书的。大学嘛,又不是高中,混个毕业证,轻松加愉快。关键是同学们一个二个的都去读大学了,我干嘛呢?学修车?以后怎么见人啊!

至于三年四年之后找不到工作,自己不努力啊!回想一下大学,确实自己没努力嘛,翘课泡妞悠哉乐哉混过去了。而且最重要的是,不管毕业的时候多难就业,最终总是能找到工作的。就像我那侄女,最后还不是可以到健身房做销售嘛。她自己会安慰自己:没有大学文凭,连销售都做不了!

无非就是家长花了点冤枉钱,算了,和房价比起来,都不是个事儿!就算是为GDP做贡献了。


我觉得呢,是可怜天下父母心。


不煽情啦,讲完最后一点收工。

对于大学教育,我还是抱有希望的,但这希望绝不自于他自身。有生之年(最好是在我小孩上大学之前),我们说不定就可以看到一些我们现在无法想象的场景。

就像30年前的人无法想象:国有企业,国家的企业啊,都会倒闭,而且是成片成片的倒闭,是被“泥腿子”的乡镇企业被私营企业给干趴的;

就像20年前的人无法想象:市中心最繁华的卖场,已经冷冷清清,变成了淘宝的试衣间,传统零售业居然是被互联网给干趴的;

就像10年前的人无法想象:“打车难”居然不是被政府而是被一家叫“滴滴”的公司给解决的!

不管是因为政策的资本的原因,还是科技和商业模式的进步,很难说,今天莘莘学子对高校的趋之若鹜,居然就是它最后的夕阳辉煌。


+++++++++++++++++++

写这篇博客的时候,看到说高考招生又要改革了,从按高考分数录取,变成什么综合测评,我还能说什么?哈哈哈,大笑三声,你就作吧!!!

非常高兴地看到:一流企业不再需要大学文凭做敲门砖

+++++++++++++++++++


每天一篇博客 第17天




欢迎评论评价、传播分享,你的任何操作,都是我坚持的助力。

转载请注明:作者叶飞,出处:一起帮



学习笔记
源栈学历
今天学习不努力,明天努力找工作

作业

觉得很 ,不要忘记分享哟!

任何问题,都可以直接加 QQ群:273534701

在当前系列 一锅大杂烩 中继续学习:

下一课: 头痛得厉害

多快好省!前端后端,线上线下,名师精讲

  • 先学习,后付费;
  • 不满意,不要钱。
  • 编程培训班,我就选源栈

更多了解 加:

QQ群:273534701

答疑解惑,远程debug……

B站 源栈-小九 的直播间

写代码要保持微笑 (๑•̀ㅂ•́)و✧

公众号:源栈一起帮

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