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多数人,都低估了编程学习的难度,而高估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毅力。
当前系列: 一锅大杂烩 修改讲义

以前我也相信这是“中国教育的问题”,“应试教育的问题”,“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的问题”,……

后来发现:没问题。

因为现目前的英语教育本来就不是让你和外国人“简单交流”的。

而且,这个方向一点毛病没有。


这个问题要展开写的话会非常非常的长。

我先破一下题,题主所谓的“简单交流”,大致指的是口语形式的、面对面的、日常话题的交流。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,一个帖子说的,“别吹你四级六级, TOEFL多少,到了国外你就会发现,你还不如幼儿园一孩子。随便一个小孩说的,‘我尿裤子了’,英语怎么说,你知道不?”

当时很震撼,觉得好有道理哟!

但自从转行做程序员,英语用得越来越多,接触的老外越来越多,才慢慢回过味来,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。


简单点说吧:


1、90%的人使用英语,不是为了日常交流。以程序员的工作为例,使用英语,概率从大到小就是:看英语文档/资料/书籍 > 通过email/IM/英文技术论坛交流 > 电视电话会议 > 面对面交流 > 接待/日常闲聊等。你看,

  • 书面交流远大于口头交流;
  • 专业/工作内容远大于日常内容;
  • 输入(读听)远大于输出(写说)。

这和我们的英语教学英语考试非常契合的。


2、真实环境的交流,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“难”,或者说标准没你想象的那么高。

第一、交流的范围是限定的,背景知识是很充分的。比如电话会议,首先你一直在干这件事,其次会议前你应该都收到了PPT之类的题纲,最后你们肯定是围绕题纲讨论。就语言角度来说,除了专业术语,翻来覆去其实就那么几个套路,真的不难。

第二、没听懂你还可以继续问。用各种方式,面对面的可以比划;电话线上我可以查词典;对方也可以猜猜猜……你别以为大家都在谈笑风生,其实都是结结巴巴!但交流的效果达到了呀,而且只要你有这个环境,不断的练习,慢慢的就会适应。我有一段时间,听法国英语特别遛;有一段时间,印度英语也将就……就这么来的。


3、真正难的,是闲聊。

我们中国人学英语,总喜欢和人家母语国家的小孩子比。

能比么?

你成人聊天,能像个小孩子一样么?

你仔细观察过小孩子聊天么?叽哩哇啦,前言不搭后语,没说几个词,“我们一起玩嘛!”“吼吼吼”就撒丫子跑了……

你不要以为小孩子能说点穿衣吃饭就是语言能力强了,他们天天就说那么一点东西啊!

几个大人聊天,坐着就坐着,找话说。以男人为例,一说就是各种新闻,“丹麦生蚝泛滥成灾,领事馆发微博向中国吃货求助”,完蛋了,“丹麦”“生蚝”“泛滥成灾”“领事馆”……这些词你会几个?可能就Chinese please help, eat?你想再说深点,试一试翻译这句:“对丹麦人而言,这是生态灾难;但对中国吃货而言,就一个问题,吃成‘濒危’还是‘灭绝’” ?

想死的心都有了,有木有?\( T﹏T )/

但成人就是这么思考问题的呀,他的输入源就是这样的,他没办法(至少一开始很难)降级到小孩子:“有个国家海里的一种有壳的东西好多好多,他们国家的人来找中国人帮忙” 。你看,这是不是马上就简单了?

顺便说一句,真正口语交流的时候,其实你就可以这么做,我称之为“降级”表达,是有点幼稚,但总比你张不开嘴强。一般情况下,老外会给你“补足”信息的,你就又能捡到几个词了,比如丹麦、生蚝,捡得多了,词汇量慢慢就上来了。


差不多了,总之:

1、“和外国人简单交流”,不是我们绝大多数人学英语的目的;

2、有了四六级的英语底子,真有那个环境,“和外国人简单交流”没你想的那么难。

至于你说“我没那个环境怎么办”?唉呀!这又是一个好大好大的大问题,下次吧……

学习笔记
源栈学历
今天学习不努力,明天努力找工作

作业

觉得很 ,不要忘记分享哟!

任何问题,都可以直接加 QQ群:273534701

在当前系列 一锅大杂烩 中继续学习:

多快好省!前端后端,线上线下,名师精讲

  • 先学习,后付费;
  • 不满意,不要钱。
  • 编程培训班,我就选源栈

更多了解 加:

QQ群:273534701

答疑解惑,远程debug……

B站 源栈-小九 的直播间

写代码要保持微笑 (๑•̀ㅂ•́)و✧

公众号:源栈一起帮

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