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我卯足了劲的抓业务。
我抓业务的方式有两种:一种是我自己到外面“混”,同学朋友亲戚老乡,各种各样的人混个脸熟,让他们知道我在做装修,中间免不了吃吃喝喝,抢着买单啥的;另外一种就是招业务员,可劲儿的面试可劲儿的招,所以很快就坐满了一屋子的人。
或许我弟弟只是无心的问一问,但我爸就直截了当的给我说:“我看你这一屋子的人就知道你要遭!你才多大的场合,你养得起这么多人?”
“人,是最可宝贵的资源。”我嗤之以鼻,隐约还有些骄傲,“这些都是业务员,我怕什么?哪是我养他们?是他们养我!他们底薪反正就那么一点点,要想赚钱糊口,就得拼命做业务;做到了业务,大头都是我们公司的。”
我爸哼了一声,不说话了,但那表情很不以为然,只是不知道怎么说我而已。
我吸取了之前“舌环女”的教训,上下班要签到,迟到了还要罚点款啥的。其实我不是真在乎那点时间,关键是要有这么一种氛围,不要一盘散沙的样子。其他的我都没怎么管,反正找业务的方法很简单,也没多少技巧;要挣钱就得靠拿“提成”,多干多得,让业务员自己折腾去吧,不用我管。
不用我管才怪!
业务员像走马灯一样的换。等我注意到这个问题的时候,就又是几个月过去了。开始的时候我没在意:大浪淘沙,做不下来的就该走,他自己不走我都要请他走。但人一直这样来了又走,沙子是淘了个干净,金子呢?金子在哪儿?
这不是个办法啊!人一多,就这样发底薪,我也亏大了。
仔细琢磨了一阵子,我才明白过来:招进来的都是应届的大学毕业生,而且是都这时候(7月-9月)还没找到工作的一群人。说白了,都是实在没办法,在“先就业再择业”光辉思想指导下,到我这里来蹭口饭吃的家伙。不过是骑驴找马,那里真愿意在你这里做个“业务员”?业务员这活是人干的么?
所以业务费“提成”的激励机制失效了——人家就冲着“底薪”过渡来的,能拿到提成更好,拿不到也无所谓。这种心态,在我们这种环境下,是根本不可能做成业务的。做不成业务,拿不到提成,就更留不住人……这样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。
看着他们一个二个的在办公室里“磨洋工”,我心里真急了,恨不得拿根鞭子抽着他们往前跑。再想起黎叔“手里还差个鞭子”的话,觉得是一点都不好笑了。苦的:嘴里是苦的,心里也是苦的。
“你说这些人,怎么就不知道努力呢?”晚上和娟儿聊天的时候,我愤愤不平的说。
“现在的大学生,又不缺你那几百块钱。没有‘啃老’,愿意出来找份工作干就不错了,你还想他们怎么给你卖命?”娟儿倒是看得开,“要不你找那种贫困大学生,家里缺钱的?”
“我倒是想找,哪里有呢?难道来个人面试,我先问‘你家里穷不穷’?”我没好气的说,说着说着自己都笑了,苦笑。
“招那种熟手?”娟儿继续出主意。
我摇摇头:“熟手不熟手,用了才知道。要是再招个‘莫石’……而真正有本事的,到处都抢着要,不好招啊!”
“那就不给底薪?”
“不给底薪连渣都捞不到一个。这些人在我这里屁用没有的样子,但人家其他地方一样能找到工作啊!难说……基本上是肯定了:干的活儿比这里少,待遇比我这里好!”
我突然就感觉到:来面试的人之间是互相在竞争,争这个职位;老板招人的时候也是在竞争啊?争优秀的人才。
娟儿也犯愁了:“要不就算了!你继续做你的律师……”
“唉呀,又说这些!”我脸一沉,“可能不嘛?”
所以这个问题还是得自己想办法。有人说创业者,或者说当老板的人,一天到晚除了睡觉,甚至睡觉的时候都在想问题。这时候我是真心体会到了,我记得那晚上半夜醒了,居然就睡不着了,翻来覆去的睡不着。“又去问黎叔?太丢人啦!虽然我也不怕丢人……”我拧着眉头想办法,“黎叔给我说也说了这么多了。但怎么每次我听的时候都恍然大悟,但一转头就又抓瞎了呢?不行,一定要再自己想想。”
我就把黎叔做过的事说过的话像放电影一样在脑子里过,想起黎叔带着小赖到现场“刺”一下钟根(这段没写,漏了),黎叔说的“关键还是要让工人挣到钱”,还有黎叔的“八字真言”……慢慢的,居然有了一些思路。
多快好省!前端后端,线上线下,名师精讲
更多了解 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