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可以赌咒发誓,我绝对不是有意吓唬娟儿的。
我就是在屋子里转啊转啊憋得慌,想找个地方躲。书桌下面正好,大小合适,还遮光。人在里面,一定可以很安宁。
其实一直都没有顺心过,我只不过是在硬撑。
工地上老是出情况,而且能到我这里来的情况一定是非常棘手的问题,能解决的话易峰我哥他们早都解决啦。满打满算我接触装修都才不到一年,能理解里面的厉害就算不错了,我还能有什么更好办法呢?
都是些什么问题呢?千奇百怪的问题。问题的成因呢?错综复杂的原因。剪不断理还乱。其实如果能简单明确的判定问题的责任,我们反而轻松了。就算是我们的问题,我们该赔偿的赔偿该返工的返工,从此以后我加强管理就是了!无非就是亏损点钱。麻烦的是分不清责任定不了规范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或者必须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”——这就头大了。
比如卫生间地面不能水平,必须保持一个坡度,这样才便于排水。但这坡度究竟多大合适呢?3度5度,3-5度?而且同样的坡度,房间大小不同,感受又是不一样的。所以数字化的规定不太可行。第一次因为坡度大小出了问题,我绞尽脑汁想了个表述:这个坡度应该是人走上去感觉不出来,但水倒上去能往下流就可以了。大家觉得这个表述怎么样?我还很是自得了一阵子。
结果后来又有一个业主,他要水倒上去能“哗哗哗”的流那种坡度。最关键的是他是在地砖都贴完了之后才提出来的!怎么办?
开始我们和他说:“这种坡度已经够了”。我们没骗他,我们真心这么认为。
但他就这点不能将就,因为他特别讨厌地面有积水水渍之类的。
“那你怎么不之前就提出来呢?”我们肯定不能怎么说,但会这样想;同时要清查贴砖的师傅,为什么不事先询问业主的要求?因为以前出过类似的问题,我们特别强调了要和业主沟通。
结果是贴砖的师傅也问了,业主也说了,还反复强调:“坡度一定要大点!”
那这样看来就是贴砖师傅的问题了?贴砖师傅哭都哭不出来:“天啊?这种坡度还不够大呀?”再仔细瞅瞅这地面,好像确实也是哟,所以我们一开始就说这坡度“够”了嘛!
其实这就和餐馆里吃饭喊“少放点辣椒”一个道理。怎么才算少?
问题是一碗面条就十来块,这一屋子的地砖几百上千啊!
那可不可能让业主先比划比划呢?业主要上班,忙都忙不过来,而且泥工师傅也不可能就把手里的活计放一边等着他呀?
最关键是我们的管理,我们没办法针对这种情况出台一个可以具体实施的管理办法,来杜绝类似的问题。你说动工之前必须征得业主的同意,那业主就得在现场守着——因为较起真儿来,需要征求业主的地方太多啦!所以其实我们最欢迎业主家里能有个人守在现场,但大多数情况不现实,而且……
算了,大家也不是看我来吐槽的。而且读者里面肯定业主居多,我再说下去一定有被黑被喷的可能。
那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?因为都是熟人朋友,最后他自己掏钱重新买砖,我们出河沙水泥人工,重新给贴一遍。贴完了我上去试试,都想伸手扶墙怕溜倒的那种感觉;他笑呵呵的满意了,“对,就要这样才行!”
其实我们的关系一点都受影响,我请他吃顿饭,他都要争着买单。但靠关系靠人情靠“具体情况具体处理”不能最终解决问题啊——我是说不能解决我的问题:我们一个月同时在建的工地有四五家,我每天都跑得团团转,还干其他事不?更何况四五家这量太少了,远远不够,量更多了怎么办?我用分身术啊?
那时候有一件事我一直记忆犹新。我大学同学“疯子”,他买的房屋自己找人悄悄装了,没和我讲。但后来天然气管道漏气,不得已找我帮忙。他挺不好意思的,给我解释是因为老婆什么的原因,我一点都不在意。真的!我觉得他没来找我,我求之不得,像卸了个包袱,人都轻松了一些一样。
那种感觉是如此的真实如此的怪异:为什么一笔业务没了,我不但不遗憾,反而很……很开心很舒服?这还是个做老板的样子么?
多快好省!前端后端,线上线下,名师精讲
更多了解 加: